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|文化中国行
栏目:文化新闻 发布时间:2024-09-22

 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

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|文化中国行

  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熙七年(公元1180年)池阳郡斋刻本《山海经》、熹平石经《尚书·尧典》残石、宋绍兴二年至三年(公元1132-1133年)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《资治通鉴》、宋刻本《陶靖节先生诗》,山东博物馆藏“工典”卜骨……这是一个漫溯中华典籍长河的展览。

  近日,“亘古巨制煌煌文脉—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”,正在国家图书馆(国家典籍博物馆)展出。国家图书馆联合辽宁省图书馆、甘肃简牍博物馆等8家图书馆、博物馆,展出珍贵展品54种、75册(件)。

  典籍是民族智慧的载体,是精神血脉的接续,亦是烛照前路的明灯。从甲骨文的有“册”有“典”,至“万卷藏书富”,中华文化在典籍长河中传承发展,从未中断。我们不知道最早翻阅这些古籍的人是谁,但我们知道,今人与古人目光穿越时空所交会处,即是中华文脉。

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|文化中国行

  展览现场。

  典籍并不只有“书”

  展览分为“民族元典”“轴心时代”“中华一统”“交流互鉴”“文化高峰”等5个单元,展品则包括甲骨、简牍、石刻、善本等多种类型。

  “民族元典”从“五经”出发,《易》《书》《诗》《礼》《春秋》这5部元典气势磅礴、思想深刻,再到经后世学者不断扩充形成的“十三经”,揭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。

  典籍,并不只有“书”。一块“工典”卜骨,卜辞大意为商王占卜,问下一旬有无灾祸;辞末记录了四月“甲子”日要举行祭祀仪式。一块熹平石经《尚书·尧典》残石,见证了一段历史:汉灵帝熹平年间,正订五经文字,书丹于碑,使工镌刻立于洛阳太学,史称“熹平石经”。

  20世纪以前,人们了解先秦古书往往限于传世文献。近百年来,甲骨、金文、简牍、敦煌遗书等大宗文献相继出土,大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视野和研究领域。其中一些典籍文献失传已久,依赖考古发现才得以重现人间。

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|文化中国行

  展览现场。

  展览中,《孔子曰》竹简2021年出土于湖北荆州王家嘴战国楚墓,现藏于荆州博物馆。战国时期,孔子言论已经广为流行,现在我们常说的“孔子曰”在当时有不同说法。《左传》中引用孔子言论,既有“孔子曰”,也有“仲尼曰”;王家嘴楚简的记录,则以“孔子曰”开头;安徽大学购藏的一批战国楚简中有一篇记录孔子的言论,以“仲尼曰”开头。

  从百家争鸣到中华一统

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,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,存在一个“轴心时代”,古代中国、印度、希腊等地各自独立且几乎同时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家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精神上的突破,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。

  “轴心时代”对应中国,正是先秦孔孟老庄等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代。这些伟大的思想超越时空,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。展览展出的国家图书馆藏《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二卷》为宋刻本,征引古本及前人音训注释40余家。

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|文化中国行

  《山海经》。

  先秦时期中华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融促进了“四海会同”格局的形成。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,“大一统”思想成为“天地之常经,古今之通谊”。

  在“中华一统”单元,国家图书馆藏的汉代董仲舒撰《春秋繁露十七卷》,为宋嘉定四年刻本。该书融入阴阳、五行等学说,创建以“天人感应说”为核心的哲学理论。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,为汉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。这也是《春秋繁露》存世的最早版本,弥足珍贵。